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掌握定型化契約原則 保障自身權益

專欄:消保常識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民眾平日在消費購物時,譬如:旅遊、購車、買賣房屋…等,經常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定型化契約,應掌握哪些原則,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呢?
消保小博士報你知:
定型化契約是企業經營者以預先擬定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作為契約內容,與消費者訂立的契約。定型化契約條款,不限於書面,也包含放映字幕、張貼、牌示、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若未經記載於定型化契約,而消費者依正常情形顯然無法預見,該條款就不構成契約內容。
消費者簽訂定型化契約要注意: 
一、把握合理的契約審閱期間,看清楚再簽約。 
二、契約條款違反誠信原則而對消費者顯失公平,無效。
三、契約條款應符合平等互惠原則,若有疑義,採對消費者有利的解釋。
四、契約條款若違反主管機關所定法規命令,視同無效。
五、艱深難懂的契約內容與小字,要特別小心是否有陷阱。
建議消費者採用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審查通過,並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定型化契約範本,作為與業者協商的契約內容,對於自身權益較有保障。
由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審查通過,並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定型化契約,其中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具有法律效力,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所簽訂的定型化契約,如果違反不得記載事項的條款,就視為無效;如果是應記載的事項卻沒有記載,仍然構成契約的內容。更多詳細資料,請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查詢定型化契約範本(網址:http://www.cpc.gov.tw /contract.asp?NoticeType=1175),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網址:http://www.cpc.gov.tw/contract.asp?NoticeType=1176)。
(資料來源: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點閱次數:1205)